《“梅”个人都需要被爱》
摘要:本案例记录了实习学生为一位43岁梅毒患者采血的经过,揭示了护理伦理原则在实际工作中的重要性。实习学生在得知杨某病情后表现出抗拒和嫌弃,违背了护理伦理原则。经带教老师引导,学生反思并践行尊重原则。案例涉及护理伦理基本原则和传染病护理伦理要求,强调学生应以平等、尊重的心态对待每位患者,不因病情偏见。通过此案例,护理专业学生加深了对传染病患者护理伦理要求的理解,提升了职业素养和伦理意识,为未来护理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关键词:尊重原则;职业防护;梅毒
一、背景介绍
本案例由护理学2022级学生刘悦在齐齐哈尔博大医院专业实践学期实习期间亲自记录。起初,实习护士因未知患者病情而态度积极,但检验结果出来后,其态度骤变,表现出明显的抗拒与嫌弃。这一事件不仅考验了实习护士的职业素养,也深刻揭示了护理伦理原则在实际工作中的重要性。
二、“梅”个人都需要被爱
(一)项目案例内容
1.项目案例来源:齐齐哈尔博大医院专业实践学期实习真实案例
2.项目案例内容:
基本信息:患者,男性,43岁。
起因:在齐齐哈尔博大医院,一位43岁的梅毒患者杨某前来就诊。在就诊过程中,一名护理专业实习学生被安排为杨某进行采血检验。由于当时未知晓杨某患有梅毒,实习学生的态度积极且自信,按照常规流程进行了操作。然而,当检验结果出来后,确认杨某患有梅毒,实习学生的态度发生了急剧变化,表现出明显的抗拒和嫌弃情绪,这一行为违背了护理伦理的尊重原则。
经过:面对实习学生的态度转变,临床带教老师迅速介入,对实习学生进行了深入的引导和教育。老师指出,作为护理人员,应当时刻坚守尊重原则,不因患者病情而有所偏见,尤其是面对梅毒等传染病患者时,更应保持平等、尊重的心态。同时,老师也向实习学生传授了职业防护知识,确保其在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时能够保障自身安全。
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实习学生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逐渐认识到自己在对待患者态度上的偏差,并深刻理解了尊重原则的重要性。随后,实习学生开始用实际行动积极践行尊重原则,主动与杨某沟通,了解其病情和需求,以更加平等、尊重的心态去对待他。同时,他也加强了对传染病患者护理伦理要求的学习和理解,不断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和伦理意识,并在实际操作中注重职业防护。
结局:通过这一案例,护理专业学生不仅加深了对传染病患者护理时伦理要求的理解,还在实际操作中得到了充分的锻炼与提升。实习学生学会了如何在复杂多变的临床环境中坚守尊重原则,为患者提供更加人性化、高质量的护理服务。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不仅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观,还要在面对梅毒等传染病患者时,更要坚守尊重原则,确保患者得到应有的尊重和关怀。在此基础上明确自己肩负的责任和使命,为未来从事护理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关键要点
1.尊重原则
是指护士应承认患者享有为人的尊严和权利,在为其提供服务时做到平等待患,并且对涉及患者利益的行为应事先征求患者的意见,充分考虑患者对于自身利害的判断和权衡。狭义的尊重原则是指护士应尊重患者及其家属的人格尊严和人格权利,广义的尊重原则不仅强调尊重患者及其家属的人格尊严和人格权利,而且包括尊重患者的自主决定,即尊重患者对自我医疗事务作出自我决定的权利。
2.尊重原则的意义
(1)遵循尊重原则是现代护患关系发展的客观要求。
(2)尊重原则是保障患者健康利益的必要条件和可靠保障。
3.尊重原则对护士的要求
(1)尊重患者的生命;
(2)尊重患者及其家属的人格尊严;
(3)尊重患者的隐私;
(4)尊重患者的自主决定。
4.传染科护理的特点
(1)社会责任重;
(2)消毒隔离严;
(3)时间观念强;
(4)心理护理任务重。
5.传染科护理的伦理要求
(1)有效防护,履职尽责;
(2)精心护理,周到服务;
(3)保护隐私,依法上报;
(4)预防为主,服务社会。
(三)教学使用
1.教学组织
课前准备:检查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多媒体材料;利用网络查找相关的资料、视频、新闻等;推荐文献、图书。提前一周将案例资料发给学生,要求学生预习案例内容,了解传染科护理的特点、传染科护理的伦理要求、传染科护理的伦理难题等。
布置任务:根据案例,以小组为单位改编成护理伦理情景剧剧本并拍摄视频,完成短视频剪辑并上交。
2.过程设计
步骤1:提前到达教室,准备上课,时间到,学生起立,师生问好(课前)
步骤2:通过案例,导入课程(5分钟)
步骤3:观看学生根据案例改编的护理伦理情景剧短视频并进行1分钟讨论(5分钟)
步骤4:学生进行汇报,通过饰演的不同角色谈感受并对案例进行伦理分析(5分钟)
步骤5:通过学习通抢答的方式选取3名学生对视频效果及案例进行评价(5分钟)
步骤6:教师评价并补充知识点(10分钟)
步骤7:通过学习通发布讨论,结合老师的讲解对案例有哪些新的认识,如何应对类似的临床伦理难题(5分钟)
步骤8:随机提问检测所学知识点(5分钟)
步骤9:课堂总结并布置作业(5分钟)
3.考核方法
(1)理论课课后通过学习通在线测试;
(2)针对案例改编的短视频,结合教师的讲解,进一步完善并上交最终版本,教师以最终版本确定案例短视频成绩。
4.教学效果
(1)知识掌握
通过本次案例教学,学生对传染病患者护理的伦理要求有了深刻的理解。学生不仅掌握了尊重原则的内涵和意义,还明确了在面对梅毒等传染病患者时,护士应遵循的伦理准则。此外,学生也深入了解了传染科护理的特点,如社会责任重、消毒隔离严、时间观念强以及心理护理任务重等。这些知识不仅丰富了学生的专业理论储备,也为他们未来在临床实践中处理类似情况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2)技能提升
学生通过参与案例改编、拍摄护理伦理情景剧短视频等实践活动,不仅锻炼了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创新能力和表达能力,还提高了他们在实际操作中注重职业防护的意识和能力。通过模拟真实场景,学生能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加深对尊重原则的理解,并学会如何在复杂多变的临床环境中坚守这一原则。这些技能的提升将对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产生积极的影响。
(3)职业态度
本次案例教学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学生深刻认识到,作为护理人员,应当时刻坚守尊重原则,不因患者病情而有所偏见,尤其是面对传染病患者时,更应保持平等、尊重的心态。通过老师的悉心指导和案例的深入分析,学生逐渐形成了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观,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自己肩负的责任和使命。学生懂得了在未来的护理工作中,需始终坚守尊重原则,为患者提供更加人性化、高质量的护理服务,为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推动护理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