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项目案例
一、项目案例内容
(一)项目案例来源:青岛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践跟岗
(二)项目案例内容:
2025年6月,青岛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诊孙奶奶,76岁,高血压病史8年 。近1月反复出现晨起口干、口苦,且血压波动大,情绪易烦躁。追溯生活习惯:长期喜食咸鱼、咸菜,每日食盐量超9g;几乎不参与户外活动,常在家中卧床休息;夜间睡眠浅,易醒后难以再次入睡,存在长期焦虑情绪。完善检查后,确诊“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焦虑状态”
(三)项目案例工作流程
1.监测管理:每日固定7:30、14:30、21:30监测血压、心理状态简易评估(如情绪自评 ),在情绪烦躁时、食用高盐食物后灵活加测血压。同步观察降压药服用后有无头晕、乏力等反应,以及抗焦虑辅助干预后的情绪变化,调整方案需经多学科(全科、心理 )评估
2.照护干预:针对晨起口干、情绪烦躁,调整老人晨起喝水节奏(少量多次 ),病房保持通风、光线柔和;因长期卧床易致血液循环差,协助老人进行床边简单抬腿、抬手运动,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心理上,通过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缓解焦虑,鼓励家属用陪伴聊天、回忆往事等方式改善其情绪
3.饮食指导:定制低盐、舒肝理气食谱,推荐芹菜、百合等食材,用清炖、煮汤替代腌制、熏烤烹饪方式;限制糕点、甜饮料等高糖食物,增加全麦面包、玉米等粗粮比例,指导家属监督每日饮食,尤其是咸鱼、咸菜等高盐食品摄入
二、关键要点
(一)项目案例分析中存在的关键问题:
1.生活方式:需严格控盐(每日<5g )、控糖(添加糖摄入<25g/日 ),每周开展3 - 5次、每次20 - 30分钟的温和运动(如八段锦、慢走 );纠正卧床、熬夜习惯,建立规律作息与适度活动模式;教会老人及家属正确识别焦虑情绪,配合社区心理支持活动
2.用药管理:务必遵医嘱按时、定量服用降压药,同时配合心理干预措施,定期(每2周 )反馈血压波动、情绪状态及身体感受,出现血压骤升、情绪失控等异常及时就医调整方案
(二)项目案例分析的反思总结
高血压合并焦虑状态在老年慢性病患者中并不少见,护理中发现,生理与心理干预需协同推进。医护不仅要精准管控血压数据、缓解躯体不适,更要关注患者情绪变化,长期与患者、家属沟通,帮助构建身心同治的管理模式。通过此案,让我们意识到:社区医疗需拓展“医疗 - 心理 - 生活”服务闭环,从饮食减盐、运动舒压到情绪疏导,全方位助力患者稳定病情,提升生活质量。同时,呼吁居民重视老年群体身心健康筛查,早发现情绪与血压异常,用综合管理延缓疾病进展,拥抱更健康、积极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