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周,我深度参与社区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主要完成以下工作:
策划“银龄健康课堂”,围绕高血脂、冠心病等老年常见病,结合真实病例讲解饮食调理与运动注意事项,全程负责课件设计、场地布置及现场答疑;
开展“温情助老”入户健康筛查,为12位行动不便的老人进行血压测量、心率监测,记录用药情况及健康诉求;
协助完善社区老年慢性病管理档案,梳理70余位老人的随访记录,更新健康数据台账。
能力提升与收获
沟通能力进阶:与视力不佳的老人交流时,通过放大文字资料、放慢语速配合肢体语言辅助理解;组织活动时协调医护、社工等多方资源,提升跨团队协作与临场沟通能力。
服务意识深化:为独居老人讲解检查报告时,感受到他们对健康知识的渴求。当老人说“有人上门教我量血压真方便”时,更体会到专业服务与情感关怀的双重价值。
实践技能拓展:通过设计科普课堂,掌握老年群体知识普及的通俗化表达技巧;入户服务中强化了基础检查操作与居家护理指导能力,数据整理工作让我熟悉慢性病管理的指标分析方法。
不足与反思
时间规划待优化:同时推进课堂筹备与档案整理时,因任务优先级划分不清晰,导致部分健康数据录入延迟。例如课件制作阶段未合理调配志愿者协助入户,影响工作效率。
应急处理需加强:课堂现场有老人突发头晕,初期因紧张未能迅速判断症状诱因,暴露应急流程熟练度不足的问题。
知识储备待完善:面对老人关于中医食疗、长期照护补贴政策的咨询,部分回答缺乏系统性,反映出老年保健知识与本地政策细则的学习不够深入。
改进计划
优化时间管理:学习“四象限法则”,用日程管理工具划分任务优先级,制定每日工作清单,明确活动筹备、入户服务、数据整理的时间节点。
强化应急训练:报名参加社区急救培训,重点学习老年常见急症(如低血压、眩晕)的处理流程,通过模拟演练提升反应速度。
深化专业学习:制定“老年健康知识提升计划”,系统学习老年病学、中医养生知识及本地养老政策,每周参与科室学习会,建立知识漏洞台账并定期复盘。
这一周的实践让我在服务老年群体中收获成长,也更清晰认识到自身不足。未来会以更专业的姿态为社区老人的健康需求提供支持,在实践中持续精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