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项目案例
一、项目案例内容
(一)项目案例来源:青岛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践跟岗
(二)项目案例内容:
2025年6月,青岛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诊赵大爷,75岁,高血压病史超10年 。近半月频繁出现午后头痛、视物模糊,偶伴肢体轻微麻木。追溯生活习惯:长期偏好酱卤制品,每日食盐摄入超10g;每日户外活动不足30分钟,多在室内久坐;夜间常因小腿抽筋惊醒,存在习惯性便秘。经全面检查,确诊“原发性高血压合并腔隙性脑梗死(稳定期)”
(三)项目案例工作流程
1.监测管理:每日固定6:00、15:00、20:00监测血压、血脂相关指标(如低密度脂蛋白),在头痛发作时、食用高钠食物后灵活加测。同步记录降压药、改善循环药物服用后有无头晕、肢体无力加重等反应,调整药物需经医生评估后逐步操作 。
2.照护干预:针对头痛、肢体麻木,调整老人起身、转身速度,病房地面保持干燥且无绊脚物;因脑梗死可能致肢体活动受限,协助老人进行简单关节屈伸训练,预防肌肉萎缩。心理上,通过分享康复案例缓解其对病情的担忧,引导家属增加陪伴交流 。
3.饮食指导:定制低盐、低胆固醇食谱,推荐西兰花、燕麦等富含膳食纤维与抗氧化成分的食材,用凉拌、清蒸替代红烧、爆炒烹饪方式;限制馒头、面条等精细主食量,增加杂粮粥比例,指导家属监督每日饮食,尤其是酱卤等高钠食品摄入 。
二、关键要点
(一)项目案例分析中存在的关键问题:
1.生活方式:需严格控盐(每日<5g )、控胆固醇(动物内脏等摄入每周≤1次 ),每周开展3 - 4次、每次30分钟左右的温和运动(如太极拳、慢走结合简单拉伸 );纠正熬夜、憋便习惯,保持规律作息与排便;教会老人及家属正确使用家用血压、血脂监测设备,规范记录数据 。
2.用药管理:务必遵医嘱按时、定量服用降压、改善循环药物,定期(每2周 )反馈血压波动、肢体症状变化及身体感受,出现头痛加剧、肢体麻木加重等异常及时就医调整方案 。
(二)项目案例分析的反思总结
高血压合并腔隙性脑梗死是老年群体易出现的慢性共病,护理实践里,规范用药与生活方式干预需深度融合。医护既要精准监测血压、血脂等数据,快速处理头痛、肢体不适等症状,更要长期与患者、家属协同,帮助建立疾病管理意识。
此案也让我们明晰:社区医疗需强化“预防 - 监测 - 教育”闭环,从饮食限钠、适度运动等日常细节切入,助力慢性病患者稳定病情,降低脑梗死复发风险,提升生活质量。同时,呼吁居民重视定期体检与慢性病筛查,早发现、早干预,用科学管理延缓疾病进展,守护健康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