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课程建设

当前位置: 首页 > FT课程建设 > 实践教学 > 本文

佛山市顺德区均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倪宇航社区护理实践第二周真实案例

发布日期:2025-07-12    作者:倪宇航         点击:

一.项目案例内容

(一)项目案例来源
佛山顺德区均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专业实践学期真实案例

(二)项目案例内容

在社区护理实习第三周,我们团队遇到一位 78 岁的李奶奶。李奶奶因中风后遗症长期坐轮椅,子女工作繁忙,主要由养老院护工照顾。近期,李奶奶出现左侧臀部皮肤发红、疼痛的情况,养老院护理人员发现后,联系我们社区护理团队介入。我们上门评估,发现李奶奶左侧臀部有 2cm×3cm 压疮初期皮损,同时存在下肢血液循环不畅、关节活动度降低问题,且李奶奶因身体不适情绪烦躁,对护理操作较为抗拒 。

(三)项目案例工作流程:

评估阶段

1. 首先与养老院护工沟通,了解李奶奶日常护理情况,包括翻身频率、饮食、活动状态等。

2. 对李奶奶进行身体评估,查看皮肤状况、测量生命体征,评估关节活动度、下肢肌力,同时通过交流了解其心理状态 。

计划与干预阶段

1. 皮肤护理:制定压疮预防与护理计划,指导护工增加翻身频率至每 2 小时一次,使用减压气垫,对发红皮肤用无菌生理盐水清洁后,涂抹褥疮预防膏,每日 2 次 。

2. 康复护理:协同社区康复师,为李奶奶设计简单的关节活动操,指导护工每日辅助李奶奶进行下肢关节屈伸、旋转练习,每次 15 分钟,每日 3 次 。

3. 心理护理:主动与李奶奶聊天,倾听其诉求,讲解护理操作对康复的重要性,用温和语言安抚情绪,逐渐取得其信任与配合 。

评价与跟进阶段

1. 每周上门评估李奶奶皮肤状况、关节活动改善情况,与护工、李奶奶沟通,了解护理措施执行效果和其主观感受 。

2. 根据评估结果调整护理计划,如压疮好转后,优化翻身间隔;关节活动度提升后,增加康复练习强度 


   二.关键要点

(一)项目案例中存在的关键问题

沟通与信任建立不足

初期因与李奶奶沟通不到位,她对护理操作抗拒,影响工作开展。反思发现,我们未充分考虑老人因身体不适产生的情绪,沟通时缺乏耐心和共情。后续应提前了解服务对象心理状态,用更亲切、易懂的语言交流,逐步建立信任 。

跨团队协作细节欠缺

在与养老院护工、社区康复师协作中,存在职责衔接不清晰情况,比如康复练习初期,护工对操作标准把握不准,影响效果。需在协作前明确分工、细化操作流程,定期开展团队沟通会,确保各方配合顺畅 。

长期护理的可持续性

李奶奶的护理是长期过程,目前依赖社区护理团队上门和护工执行,但未来若团队人员变动、护工更替,可能影响护理连续性。应考虑建立标准化护理档案和培训机制,让护理方案能稳定传承,同时引导家属更多参与,形成家庭 - 社区协同护理模式 。

(二)项目案例分析的反思总结

  通过李奶奶的案例,我们在社区护理实践中收获诸多经验。学会更全面地评估服务对象,不仅关注身体病症,也重视心理和社会支持层面 。认识到社区护理需多方协作,且要在沟通、协作流程、长期护理规划上不断优化 。这些经验将指导我们后续实习工作,也为未来投身社区护理岗位,更好守护居民健康筑牢基础,同时感恩学校给予实习机会和专业知识储备,让我们能在真实案例中成长,我们也会继续打磨技能,不辜负学校的培养 。




友情链接: 丁香人才网 黑龙江省教育厅

地址:齐齐哈尔市南苑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喜庆路1号 ICP备案号:黑ICP备050000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