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课程建设

当前位置: 首页 > FT课程建设 > 实践教学 > 本文

佛山市顺德区均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李晓亮社区护理实践第二周真实案例

发布日期:2025-07-12    作者:李晓亮         点击:

一.项目案例内容

(一)项目案例来源

   佛山顺德区均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专业实践学期真实案例
 (二)项目案例内容
   社区筛查发现68岁的独居老人李奶奶,患有冠心病(病史5年)、阿尔茨海默病早期及高血压(二级)。因记忆力减退,李奶奶经常忘记服药,近三个月心绞痛发作频率增加,血压波动在150-165/90-100mmHg。社区医生入户评估时发现,老人存在吞咽困难导致的营养不良问题,家中药品随意堆放存在误服风险,且因认知障碍逐渐与外界失去联系,情绪日益低落。
 (三)项目案例工作流程
  评估阶段
  - 健康状况筛查:通过家庭访视,使用便携式心电图机、血压仪等设备进行基础检测;运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评估认知功能,发现李奶奶存在轻度认知障碍;通过吞咽功能测试,确认老人存在吞咽困难。
  - 生活环境评估:观察发现李奶奶家中药品随意摆放,缺乏分类管理;厨房存在燃气安全隐患;与社区居委会沟通了解到,老人近半年基本足不出户,社交活动几乎为零。
   计划与干预阶段

 - 个性化健康方案

 - 疾病管理:为李奶奶配备智能语音药盒,设置服药提醒;联合心内科专家调整冠心病治疗方案;针对吞咽困难,联系营养师制定糊状半流质食谱,避免呛咳。
    - 生活方式干预:社区志愿者每周上门协助整理药品,按服药时间分类摆放;联合燃气公司改造厨房,安装燃气泄漏报警器;设计简单的手指操和坐位有氧运动,帮助老人进行日常锻炼。
    - 心理支持:组建"爱心陪伴小组",安排志愿者每天定时上门陪伴聊天;在房间显眼位置张贴家人照片和联系方式,通过语音视频设备帮助老人与子女保持联系。
    评价与跟进阶段
    - 数据化追踪:建立电子健康档案,通过智能手环实时监测心率、睡眠等数据;每周上门复查血压,每月进行心电图检查,详细记录心绞痛发作情况。
    - 动态调整策略:两个月后,李奶奶心绞痛发作次数明显减少,血压稳定在130-140/80-90mmHg。但因季节变化,老人出现便秘问题,团队及时调整饮食方案,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并指导腹部按摩方法。

   二、关键要点
  (一)项目案例中存在的关键问题
   自我管理能力缺失:李奶奶因认知障碍导致服药依从性差,缺乏基本的自我健康管理能力。团队通过可视化服药提醒、定期上门监督等方式,帮助老人建立规律服药习惯。
   多部门协作挑战:初期医疗团队、营养师、志愿者之间信息沟通不畅,导致干预措施存在衔接问题。通过建立信息共享平台,明确各部门职责分工,实现高效协同。
   居家安全风险:家中存在药品误服、燃气安全等隐患。联合专业机构对居家环境进行适老化改造,消除安全隐患。
  (二)项目案例分析的反思总结
   本案例实践表明,对于慢性病合并认知障碍的老年患者,需要采取"医疗+生活+心理"的综合干预模式。通过智能化辅助设备、多部门紧密协作以及持续的情感关怀,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健康管理水平。未来工作中,服务中心将进一步完善"社区-家庭-专业机构"三位一体的慢性病管理体系,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为老年慢性病患者提供更加精准、个性化的健康服务。


友情链接: 丁香人才网 黑龙江省教育厅

地址:齐齐哈尔市南苑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喜庆路1号 ICP备案号:黑ICP备050000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