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帮助医学院护理学 251 班的无菌技能操作职业前瞻技能学习,来自护理学 23 级的学长结合自身经历,为学弟学妹们讲解操作要点。此次学习打破 “教师单向授课” 模式,创新采用 “学长主导教学 + 经验分享” 形式,让无菌操作学习更具亲和力与实用性。
培训中,技能学长结合护理学科特点,从“环境、物品、操作、应急”四个维度展开讲解。在环境安全板块,明确实验室分区管理要求,强调无菌区、清洁区、污染区的标识识别与行为规范;物品管理方面,重点演示了无菌包的正确开包方法、过期药品的识别与处理,以及注射器、手术刀等尖锐器械的“取、用、弃”全流程规范;操作安全环节,通过视频案例拆解了静脉输液、无菌导尿等基础操作中的安全风险点,如避免药液污染、防止针头误伤等;应急处置部分,详细讲解了酒精起火、化学试剂溅洒、针刺伤等突发情况的处理步骤,并现场演示了应急洗眼器、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理论讲解结束后,新生以10人一组进行场景化实操演练。针对“无菌盘摆放过程中被污染”模拟场景,各小组分工协作,按照“停止操作—紧急处理—上报记录”的流程完成处置,指导老师全程巡视,对操作不规范之处实时纠正。培训最后,全体新生通过线上安全知识测试与线下实操考核,考核合格者方可获得实验室准入资格。
“培训让我明白,实验室安全不仅是保护自己,更是未来守护患者的前提。”护理学251班李同学说。据护理学院负责人介绍,本次培训是新生专业启蒙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后续学院将建立“日常巡查+月度抽查+学期考核”的实验室安全管理机制,持续强化学生的安全意识与规范操作能力,培养严谨的职业素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