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周的朱氏口腔门诊实践,是知识沉淀与能力突破的一周。在带教老师引领下,我于口腔护理专业实践的深度与广度中,持
续挖掘价值,收获成长 。
一、专科护理技能精研
本周聚焦口腔外科诊疗护理配合,开启拔牙术(尤其是阻生齿拔除 )的系统学习。术前,协助医生完善患者术前检查资料核对,针对阻生齿患者,准备冷敷设备、止血材料(明胶海绵、碘仿纱条 ),预判术中术后可能出现的出血、肿胀情况。术中,精
准配合医生,在切开翻瓣环节,递送电刀、骨膜分离器,清晰暴露术区;去骨、分牙操作时,根据医生指令快速传递骨凿、牙钻,
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关注患者表情与主诉,及时反馈异常 。
术后护理是关键环节,为患者详细讲解拔牙后注意事项,如咬紧棉球压迫止血时长(30 - 40分钟 )、24小时内冷敷减轻肿胀的
正确方法(每次15 - 20分钟,间隔1 - 2小时 ),指导患者合理饮食(术后2小时流食,避免过热、辛辣 )。遇到患者术后伤口
渗血、疼痛加剧情况,按医嘱协助处理,如更换止血棉球、调整冷敷,观察症状缓解情况并记录,为医生调整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在口腔种植诊疗辅助中,参与种植术前患者心理护理与准备工作。了解患者对种植牙的认知误区与担忧(如手术疼痛、使用寿命)用通俗语言讲解种植流程、成功率及维护要点,缓解患者紧张情绪。术前协助进行口腔消毒,准备种植器械套装,按无菌原则有
序摆放,在种植体植入过程中,严格遵循无菌操作,传递种植工具,记录种植体型号、植入深度等关键数据,为种植术后长期随访
与维护奠定基础 。
二、患者全周期护理探索
针对慢性病患者(如糖尿病合并牙周炎患者 ),开展全周期口腔护理管理。与门诊医生、护士协同,梳理此类患者诊疗流程:术
前评估血糖控制情况,指导患者合理饮食与药物调整,确保血糖稳定在适宜范围(空腹血糖≤8.0mmol/L );术中严密监测血糖、
血压,备好急救药品与设备,应对可能出现的低血糖、应激性高血压;术后重点关注伤口愈合,因糖尿病患者愈合能力较弱,增加
口腔清洁护理频次指导,使用含氟漱口水预防感染,定期监测血糖与口腔伤口愈合进度,建立专属健康档案,跟踪长期口腔健康状
况 。
对于儿童口腔患者,打造趣味化、个性化护理模式。在儿童龋病治疗中,引入卡通主题诊疗环境布置(如诊室墙面粘贴动画角色、
播放儿童故事音频 ),缓解儿童就诊恐惧。治疗过程中,采用 “游戏化” 沟通,将牙钻声音比喻成 “小火车钻山洞”,鼓励儿
童配合操作。术后为儿童设计 “护牙积分卡”,完成每日正确刷牙、定期复诊等任务可兑换小礼品(口腔护理套装、卡通贴纸)
,激发儿童主动维护口腔健康的积极性,从诊疗到长期健康管理,构建儿童友好型护理体系 。
三、实践感悟与能力提升
经过四周实践,我在口腔护理专业能力上实现多重突破:诊疗操作配合从 “机械执行” 转向 “理解预判”,能依据医生诊疗思
路提前准备器械、调整护理动作;患者沟通从 “单向指导” 变为 “共情陪伴”,深度理解不同年龄段、病情患者的需求与情绪,提供更贴合的护理支持;团队协作从 “被动参与” 进阶 “主动协同”,主动发现门诊流程优化点,参与跨科室患者管理方案制
定 。
同时,也明晰不足:在复杂种植手术护理配合中,对高端种植设备(数字化导板种植系统 )的辅助操作熟练度欠缺;面对突发口
腔医疗纠纷(如患者对治疗效果不满 ),沟通协调与情绪疏导经验不足。后续计划向种植专科护士请教,专项练习数字化种植护
理配合;参与门诊医患沟通培训课程,模拟纠纷场景演练,提升应急处理能力 。
四周朱氏口腔门诊实践,是口腔护理专业知识与人文关怀融合的旅程。我在诊疗技能打磨、患者护理温度传递、团队协作淬炼中,
读懂口腔护理的专业厚度与情感温度。未来,将继续以专业为锚,以热爱为帆,在守护口腔健康的航道上,稳步前行,用更成熟
的护理服务,点亮患者的灿烂笑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