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进入第五周,少了最初的生涩,多了几分熟稔与笃定。每天清晨走进公寓,走廊里熟悉的问候声、活动室里老人们闲聊的笑语,渐渐成了让我安心的背景音。
这周的重心依旧是日常照护与活动协助,但多了些“主动探索”的尝试。比如帮行动迟缓的陈爷爷整理房间时,发现他床头摆着旧相册,便顺势坐下来听他讲年轻时在海边打渔的故事——原来他年轻时是个经验丰富的渔民,相册里泛黄的照片藏着那么多风浪里的传奇。后来每天路过他房间,总会多留十分钟听他“说海”,老人眼里的光,比任何流程化的照护都动人。
温泉康复活动也有了新体会。之前总觉得“陪老人泡温泉”是简单的看护,这周跟着护工阿姨学习观察老人的状态:谁泡五分钟就要起身歇一歇,谁喜欢在温水池里做简单的伸展,谁需要提前备好姜茶驱寒。原来这不仅是放松,更是细致的健康管理,每一个小细节都藏着对老人身体的考量。
当然也有手忙脚乱的时候。周三帮李奶奶喂饭,她突然呛了一下,我一时慌了神,还是旁边的护工阿姨迅速拍背、递水,熟练地化解了小意外。阿姨事后说:“照顾老人,心要细,手要稳,更要懂他们的‘小习惯’。”这话让我记在心里——专业从来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在无数个“小瞬间”里慢慢沉淀。
第五周的尾声,夕阳透过公寓的玻璃窗洒进来,老人们围坐在一起晒太阳,有人哼起了老歌。忽然觉得,这里的时光很慢,却因为这些细碎的温暖,变得格外有分量。下周,还要带着更多耐心,去读懂这些可爱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