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一周的社区实习,接触最多的是常见的颈肩腰腿痛患者和一些亚健康人群,这让我对社区医疗的贴近性有了更深的体会。
每天跟着带教老师坐诊,看到不少因长期伏案、家务劳作引发颈肩劳损的居民。老师常结合中医理念,比如通过望舌象、摸脉象判断体质,再用推拿、艾灸等方法缓解症状。有位阿姨肩痛抬臂困难,老师在她肩井、天宗等穴位施针,配合红外线照射,几次治疗后她就能轻松举臂了,这种“简、便、廉、验”的中医疗法,在社区特别受欢迎。
从感知上,社区患者更看重治疗的实用性和舒适度,对中医的接受度很高,不少人会主动要求用针灸、拔罐等方式调理。但也发现一些问题,比如部分居民对中医的认识还停留在“调理”层面,遇到急性疼痛时容易延误治疗。
分析来看,社区医疗的优势在于能和患者建立长期联系,便于跟踪调理,但在中西医结合的规范化上还有提升空间。比如对于慢性劳损,除了中医理疗,还需配合科学的康复锻炼指导,才能减少复发发。
总的来说,这一周让我明白社区护士不仅要掌握基础护理技能,还得懂些中医常识,才能更好地满足居民需求。未来要多学习中西医结合的护理方法,让护理服务更贴合社区实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