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项目案例
1.项目案例内容:
(1)项目案例来源:专业实践学期真实案例
(2)项目案例内容:
患者周某,45岁,公司职员,因“反复上腹痛、反酸2年,加重1周”就诊,胃镜检查提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幽门螺杆菌阴性。患者自述工作应酬多,常饮酒、熬夜,饮食不规律,曾服用胃药但症状反复。
工作流程:
1. 病因分析:结合病史判断,症状与长期饮酒、暴饮暴食、精神压力相关,排除器质性病变。
2. 个性化方案:与患者共同制定“3个月调整计划”:应酬时用“以茶代酒”的话术(如“医生叮嘱胃不好,您多担待”);推荐便携餐盒,避免空腹加班;教授5分钟办公室放松操(深呼吸+肩颈拉伸)缓解压力。
3. 药物配合:开具抑酸药,明确“仅在症状发作时服用”,避免依赖;推荐苏打饼干等碱性食物作为应急缓解品。
4. 监督机制:让患者在手机APP上记录饮食、症状变化,每周门诊复诊时分析记录,及时调整方案。
5. 成效:1个月后患者腹痛发作频率从每周5次降至2次,已减少饮酒次数,开始规律吃早餐。
患者存在的问题:
将胃炎归因于“胃本身不好”,忽视生活方式的核心影响;职场应酬和工作压力导致难以坚持健康习惯;对药物存在“依赖心理”,未意识到调整生活方式是根本。
反思与总结:
中年人群的慢性病管理需兼顾“疾病治疗”与“社会角色”,方案必须具有可行性而非理想化。此次干预中,“以茶代酒话术”“便携餐盒”等细节设计,比单纯说教更易被接受。这提示社区医生应成为“生活方式设计师”,结合患者职业特点提供具体解决方案,而非笼统强调“戒烟戒酒”。后续可针对职场人群开展“胃病防治工作坊”,邀请成功调整习惯的患者分享经验,增强群体改变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