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我在威海市环翠区嵩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深入参与了糖尿病和高血压的预防宣教与管理工作。通过实践,我深刻体会到基层医疗在慢性病防控中的关键作用,也在工作中发现自身的不足与努力方向。
在协助开展社区健康讲座时,我负责筹备“糖尿病与高血压预防”主题活动。为了让内容通俗易懂,我结合本地居民高盐高脂的饮食习惯,整理了大量图文资料。但在试讲时,老师指出我过度依赖理论知识,缺乏实际案例和互动环节。例如,在讲解“低盐饮食”时,我只是机械地强调每日食盐摄入量,却未告知居民如何在烹饪中减少盐分。调整后,我加入本地家常菜改良食谱(如用香料替代部分盐分),并设计问答环节,讲座效果明显提升。这让我明白,预防宣教需贴近居民生活,才能真正起到引导作用。
在随访糖尿病和高血压患者时,我负责记录他们的饮食、运动及用药情况。一位患有高血压的阿姨坦言,她因口味重难以坚持低盐饮食,还常忘记服药。我尝试用“长期高盐饮食会增加血管破裂风险”等专业术语劝说,却收效甚微。老师介入后,用邻居因高血压突发中风的真实案例耐心解释,并建议阿姨尝试低盐酱油、逐步减少用盐量,阿姨最终接受了建议。这次经历让我意识到,健康指导不仅需要专业知识,更要理解患者的实际困难,提供可行的解决方案。
此外,我还参与了社区高危人群筛查工作,通过测量血压、血糖初步筛选潜在患者。面对部分居民对筛查的抵触情绪,认为“没症状就不需要检查”,我起初不知如何应对。在老师指导下,我学会用“早期发现可避免并发症”“筛查免费且便捷”等理由劝说,逐渐获得居民配合。这让我明白,预防工作的第一步是消除居民的认知误区。
本周的实习,让我认识到自己在宣教技巧、沟通能力和知识转化方面的不足。未来,我将学习更多健康宣教方法,深入了解慢性病预防的实际策略,用更专业、更接地气的方式助力社区居民远离糖尿病和高血压的威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