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带教老师的精心组织下,我们实习小队有幸参与南京市雨花台区岱山卫生服务中心开展的预防老人骨质疏松与认知功能障碍筛查社会实践。这场为期7天的活动,是学校和社区给予我们接触社会、践行医学使命的珍贵契机,让我们在基层健康服务中,触摸理论与实践的温度。
活动第5天,我们全体成员在南京市雨花台区岱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切准备就绪。清晨,爷爷奶奶们就早早等候,那一双双饱含信任的眼睛,是我们前行的动力。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医生们,更是用行动诠释“带教担当”——主动帮我们联系小区老人,为听不懂普通话的同学翻译南京方言,事无巨细地指导筛查流程。他们认真负责的教学,让我们这些理论学习者,快速掌握基层医疗沟通、实操的窍门,真正将课堂知识“落地”。
现场满是温暖画面:同学们或蹲身细语,耐心询问奶奶生活细节;或专注操作,为爷爷完成认知功能筛查;测血压、查血糖的同学,手法愈发熟练,还不忘轻声安抚紧张的老人。爷爷奶奶们全程配合,用包容与耐心,陪我们这群“医学生新兵”成长。
“实践和行动是人生的基本任务:学问和知识不过是手段、方法,通过这些才能做好主要工作。” 正如装斯秦洛齐所言,这次社区实习让我们跳出书本,在社会课堂里领悟 “医学的温度”。学校搭建的实践平台,带教老师给予的专业指引,让我们更懂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 的分量。 这一周,我们贴近老年群体,感知他们的健康需求;在基层医疗协作中,锻炼沟通、实操能力;更在责任与担当里,重塑 “医学生” 的社会价值。它不仅是一次实践,更是学校为我们铺就的 “成长阶梯”—— 提升社会责任感,磨炼吃苦精神,让我们以 “当代大学生” 的身份,展现青春应有的担当与热忱。
未来,我们会带着这份成长,继续深耕基层健康服务,不辜负学校和社区给予的实践机会,不忘记带教老师的悉心教导,用更成熟的姿态,守护老年群体的健康防线,让社区实践的意义,在医学路上持续闪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