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佛山市顺德区均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社区护理实习已步入第五周,这一周,我在护理实践里穿梭,于居民健康需求间奔走,专业技能与职业认知持续拓宽。
采血管管理:采血管管理是本周日常工作的重要一环。面对一箱箱颜色各异、对应不同检测项目的采血管,我深知其背后关乎居民健康诊断的严谨性。紫头灰塞用于血常规三分类、黄头灰塞对应生化采血,每一种采血管的规范使用,都直接影响检测结果。
整理过程中,我逐一对标签信息进行核对,按类别、使用顺序分类摆放。这看似机械的工作,实则是护理工作“精准性”的基础体现。每一次细致梳理,都是在为后续医疗检测筑牢根基,也让我对“护理无小事,事事关健康”有了更深切的体会,耐心与细心在反复核对中不断锤炼。
健康档案更新:协助更新社区居民健康档案时,我与居民的交流碰撞出许多温暖火花。一位对病情焦虑的老人,成为我践行“人文护理”的生动课堂。沟通中,我先做“倾听者”,让老人尽情倾诉担忧,再运用专业沟通技巧,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给予安慰,结合健康知识给出建议。当看到老人紧皱的眉头渐缓,我明白社区护理里,技术是基础,人文关怀更是桥梁——它连接起居民对护理的信任,更能激发居民主动管理健康的积极性。
不足与成长方向:实践也照出自身不足。面对居民复杂健康问题咨询,专业知识储备的“缺口”显现,无法做到快速、全面解答;协调社区医疗资源时,也因经验欠缺,难以高效为有特殊需求的居民搭建帮助通道。
针对这些,我已制定提升计划:利用课余时间深耕常见慢性病、突发疾病的护理知识,填补知识漏洞;主动向带教老师取经,学习社区医疗资源整合技巧,让后续护理服务更具“精准度”与“效率值” 。
第五周的社区护理实习,是专业实践的试炼场,更是自我成长的观察窗。我在采血管整理里打磨细心,于健康档案沟通中沉淀关怀,也在不足中明晰成长路径。未来,我将继续以专业为帆、反思为桨,在社区护理这片贴近居民健康的“海域”,稳步前行,朝着优秀社区护理工作者的目标坚定迈进,用护理微光,点亮居民健康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