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区护理实践的第四周,我进一步深入参与基层健康服务,将前期积累的经验与本周新的挑战相结合,在专业能力与服务理念上有了新的突破,同时也发现了需要持续精进的方向。现将本周的实践感悟与反思梳理如下:
一、实践内容与成长
本周工作围绕家庭病床护理、社区传染病预防以及青少年健康筛查展开。在家庭病床护理中,我协助完成了术后康复患者的伤口换药、压疮护理等操作,将无菌技术规范与居家环境的特殊性结合,学会根据患者居家条件灵活调整护理流程。例如,为一位行动不便的老人进行换药时,我利用有限的空间布置简易无菌操作台,既保证操作安全,又减轻了患者的心理负担。
在传染病预防工作中,我参与了流感疫苗接种宣传与登记,并协助开展社区消杀指导。通过向居民普及疫苗接种的重要性,我提升了公共卫生知识的传播能力;同时,在解答居民对疫苗安全性的疑虑时,我学会运用循证医学证据进行科学解释,增强了沟通的专业性与说服力。
青少年健康筛查环节,我负责视力、体态检测及健康问卷发放。面对活泼好动的青少年群体,我尝试用轻松互动的方式引导他们配合检查,并针对筛查中发现的近视、脊柱侧弯等问题,为家长提供个性化的预防建议,体会到早期干预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意义。
二、暴露的问题与不足
尽管本周实践收获颇丰,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在家庭病床护理中,我对复杂病情的评估能力不足,面对患者突发的疼痛加剧或异常症状时,无法迅速做出准确判断;在传染病防控宣教中,部分居民对疫苗存在根深蒂固的误解,我的解释未能完全消除其顾虑,沟通策略仍需优化。此外,在多任务并行的工作场景下,我偶尔出现信息记录疏漏,导致部分筛查数据需要返工核对,影响了工作效率。
三、改进措施与未来规划
针对上述不足,我制定了改进计划:首先,加强临床评估能力的学习,通过查阅《社区护理评估手册》、观摩带教老师处理急症案例,提升对异常症状的识别与应急处理能力;其次,系统学习健康传播理论,研究针对不同群体的沟通技巧,例如制作图文并茂的疫苗科普手册,以更直观的方式传递信息。同时,建立“双人核对”工作习惯,利用电子表格实时记录数据,减少人为失误。此外,我计划主动申请参与更多复杂病例的护理,在实践中积累经验。
四、总结与感悟
第四周的社区护理实践让我深刻体会到,社区健康服务不仅需要扎实的专业技能,更要具备灵活应变、共情沟通和资源整合的综合能力。每一次与居民的接触都是学习的契机,每一个问题的出现都是成长的动力。未来,我将以更严谨的态度夯实专业基础,以更开放的心态接纳挑战,努力成为社区居民健康的可靠守护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