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项目案例
1.项目案例内容
(1)项目案例来源:专业实践学期真实案例
(2)项目案例内容
2025年6月,我社区卫生服务站接收一位脑卒中恢复期患者——陈大叔,62岁 。既往有高血压病史,突发脑卒中后经治疗进入恢复期,现左侧肢体活动不利,走路需借助拐杖,存在口齿不清、吞咽轻度困难,日常由老伴照顾 。患者自述患病后心理压力大,对恢复信心不足,且因行动不便,缺乏康复锻炼的主动性,饮食上因吞咽问题,多选择软烂但营养搭配不合理的食物 。
(3)项目案例工作流程
首先,每周2次上门为陈大叔进行康复评估,包括肢体肌力、关节活动度、语言及吞咽功能等,制定个性化康复计划,如左侧肢体被动拉伸、辅助下主动运动训练(每次30分钟,每日2次 ),语言康复采用简单词语跟读练习 。同时,每日监测血压,指导按时服用降压药,观察有无头晕、头痛等不适 。其次,针对吞咽困难,与营养师协作,设计易吞咽、营养均衡的饮食方案(如将蔬菜切碎做羹,选择低脂高蛋白的鱼肉制成泥状 ),指导家属喂食技巧,防误吸 。再者,给予心理支持,社区护士每次上门陪陈大叔聊天,鼓励其参与社区康复小组活动,分享康复经验,增强康复信心 。最后,定期(每2周 )组织社区医生、康复师、护士多学科会诊,根据恢复情况调整康复计划和护理措施 。
2.关键要点
(1)项目案例分析中存在的关键问题
① 康复执行:陈大叔在家中康复锻炼时,老伴因体力和专业知识有限,辅助动作不到位,如被动拉伸时力度控制不佳,影响康复效果;且患者有时因肢体疼痛,会擅自减少锻炼次数 。② 饮食管理:虽有饮食方案,但家属采购食材受限于市场种类,偶尔无法精准搭配,且制作过程中营养保留和性状调整(如食物软烂度 )难完全达标,影响营养摄入 。③ 心理支持:社区康复小组活动参与度不高,陈大叔因觉得自己恢复慢,不好意思参与,心理疏导多依赖护士上门,缺乏长期、持续的同伴互助氛围 。
(2)项目案例分析的反思总结
脑卒中恢复期护理是长期且复杂的过程,精准康复执行很关键,后续可通过为家属开展简易康复辅助培训,制作操作流程卡,让家属更好协助患者锻炼;饮食管理上,联动社区超市、菜市场,推出“脑卒中康复饮食食材包”,方便家属采购,同时录制饮食制作教学视频,提升制作科学性 。心理支持方面,打造“线上 + 线下”互助模式,建立康复交流群分享进展,每月举办社区康复经验交流会,邀请恢复较好的患者现身说法,营造积极康复氛围 。作为社区护理人员,要持续关注患者全流程需求,整合多方资源,助力脑卒中患者更好回归正常生活 ,也让我们深知慢性病康复护理需不断优化模式,以应对患者多变的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