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周的实习,更像是一场与时光的对话。比起前三周对工作流程的熟悉,我开始更关注老人们藏在日常里的情绪与需求。
帮张奶奶剪指甲时,她总会反复念叨年轻时照顾孩子的场景,指尖的力度随着回忆忽轻忽重;陪李爷爷读报纸,他对社会新闻的点评里藏着对时代变迁的感慨,偶尔沉默时,眼神会飘向窗外那棵老槐树——后来才知道,那是他年轻时和老伴一起种下的。这些细碎的瞬间让我明白,“照顾”从来不止于喂饭、翻身这些动作,更要学会做一个耐心的倾听者,接住他们未曾说出口的思念。
活动室里的变化也让我惊喜。上周还总是独自坐着的王爷爷,这周居然主动加入了象棋局,虽然棋艺不算精湛,却总能逗得大家哈哈大笑;之前抗拒康复训练的陈奶奶,因为我夸了她新梳的发型,居然坚持完成了整套动作。原来老人们的“固执”背后,往往藏着对关注的渴望。一句真诚的赞美,一个耐心的等待,都能成为打开他们心门的钥匙。
第四周的实习让我深刻体会到,与老人相处,不需要多么专业的技巧,只需要一份愿意走进他们世界的真诚。他们用一生的经历教会我,时光或许会带走体力与记忆,却带不走对温暖的感知与对连接的期待。这份领悟,比任何工作手册都来得珍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