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教师专业实践能力和课程建设水平,切实增强人才培养与临床岗位需求的契合度,医学院组织冯蕾、景文慧、孙玉翡、张道勇、燕越颖、姜锐、杨宝茹、马鑫蕊等教师,分赴附属建华医院相关科室开展挂职锻炼。
在泌尿外科与骨外二科,冯蕾老师结合其下学期将承担的《成人护理学Ⅱ》教学任务,有针对性地开展学习。她深入病房及治疗区域,熟悉科室运作,参与专科病例讨论,并协助完成术后护理常规操作。通过实践,冯老师系统梳理了骨外科创伤患者围术期护理流程以及泌尿外科术后护理的核心要点与最新操作规范,为课程中引入真实临床项目案例、更新实训教学内容以精准对接岗位能力需求提供了坚实支撑。
在普外二科,景文慧、孙玉翡两位护理学教师重点聚焦外科患者的术后护理。她们深入病房,通过跟岗实践,系统学习术后生命体征监测、伤口观察与护理、引流管管理、疼痛评估与干预以及早期活动指导等关键环节。科室资深护士长及带教老师进行了细致示范与讲解,并结合实际病例,使两位教师对术后快速康复(ERAS)理念下的护理实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为更新《外科护理学Ⅰ》等课程内容积累了宝贵素材。
在药局,张道勇老师深入药学部窗口、静配中心及临床药学室等部门。他通过参与药品调剂管理、观摩静脉用药集中配置流程、协助处理用药咨询以及参与临床病例用药讨论等方式,全面梳理了现代医院药品管理与药学服务的核心流程与规范。此次实践为精准把握临床药学服务需求、优化药理学相关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实训设计提供了有力依据。
在普外五科,燕越颖老师延续了此前的深入实践,进一步融入科室工作。她积极参与术后患者的床边护理,在带教老师指导下规范操作,并持续学习专科护理新技术与新理念。通过参与急症患者接诊流程、术前准备及术后管理全过程,燕老师对普外科护理工作的系统性和应急处理能力要求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为丰富课堂教学案例库和提升学生临床应对能力奠定了基础。
在康复科,姜锐、杨宝茹、马鑫蕊三位教师开展了为期两天的实践。他们跟随资深康复治疗师,系统学习了患者康复评估的标准化流程,涵盖身体机能、活动能力及心理社会因素等多维度评估方法。通过亲身参与物理治疗、运动疗法等康复治疗实践,三位教师深刻体会到精准评估和规范化操作对患者康复效果的关键作用,接触到了康复领域的前沿理念与技术,为将最新临床实践融入康复相关课程教学做好了准备。
此次建华医院的挂职锻炼,使教师们零距离深入了解了各临床科室的实际工作环境、流程规范及技术发展。通过与临床带教老师的密切交流,教师们不仅掌握了行业对人才在知识、技能及职业素养方面的最新要求,也直观了解到我院实习生在各岗位的表现反馈。大家一致表示,将把此次锻炼的所学、所感、所悟充分融入今后的教学改革中,优化课程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将临床真实情境、工作流程及前沿技术引入课堂与实践教学环节,不断增强自身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实践教学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医学人才、更好地服务区域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