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助产士不仅是产房里的‘守护者’,更是贯穿孕产全周期的健康管理专家。”9月15日上午,我校助产学的专业长马静老师面向25级新生开展职业前瞻教育讲座,以政策解读、行业现状与就业路径为核心,为刚踏入专业大门的新生们绘制了清晰的职业发展蓝图。
会议伊始,马静老师直击行业核心驱动力,用权威数据与政策动态打破新生对助产学的传统认知。她指出,国家对妇幼健康的重视正转化为实打实的行业机遇:卫健委明确要求二级以上医院足额配备助产士,2025年妇幼保健专项建设资金持续加码,仅公立医院未来3年就将新增数万个编制岗位。“我国当前助产士与产妇比例远低于国际标准,人才缺口长期存在,这正是大家未来的职业舞台。”马老师的话让在场新生明晰了专业的市场价值。
谈及行业转型趋势,马静老师强调“女性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已成为助产学发展的核心方向。她结合临床案例说明,现代助产服务早已跳出“仅在产房协助分娩”的局限,从孕前指导、孕期营养管理,到产时镇痛分娩配合、产后康复与母乳喂养支持,形成了完整的服务链条。“现在的医院在建助产士门诊,月子中心、高端母婴机构也在抢招专业人才,会沟通、懂管理、能实操的复合型助产士最受欢迎。”她特别提到,我校助产学专业已针对性调整课程体系,新增产后康复、小儿推拿等微专业,适配行业需求。
针对新生的成长规划,马静老师给出三点建议:一是筑牢专业根基,将执业资格证作为“入门标配”,同时考取产后康复、育婴员等证书拓宽优势;二是重视实践积累,珍惜临床见习机会,在实操中打磨应急处理与沟通能力;三是保持终身学习,主动适应智能胎心监护等数字化工具的应用,向“孕产健康管理专家”转型。
讲座尾声,马静老师以“用专业守护生命起点,以热爱成就职业价值”寄语新生。新生们纷纷表示,这场讲座驱散了职业迷茫,更坚定了学好专业的决心,助力学生实现从“专业新人”到“合格助产人才”的蜕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