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增强学生服务基层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专业知识为民族地区群众带去健康与关爱。7月21日,医学院团委组织开展“以护为炬·照亮乡村健康路”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医学院部分老师、学生干部、春暖志愿服务队志愿者们前往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衙门满族村,开展推广普通话及义诊活动。

活动伊始,志愿者们通过逐户走访、面对面访谈,对衙门满族村的日常交流用语进行了系统摸底。团队据此将推普重点锁定为血压读数、穴位名称、用药频次三类高频医学用语,并把标准发音融入后续诊疗流程,由志愿者逐句领读,帮助老人在真实对话中跟读记忆。

义诊设在村文化活动室,现场布置四张诊疗桌,依次开展血压测量、血糖检测、推拿理疗及膏药贴敷等服务。血压测量环节,志愿者为村民逐一检测,同步宣读数值并引导复述确认,确保信息传递清晰。随后完成60例指尖血糖检测,结果实时记录,现场口头告知正常参考范围 。推拿区域,龙沙区非遗吴氏整骨理筋术传承人吴迪,以药酒预处理后,为颈肩腰腿痛村民施术。操作中,用普通话同步说明动作名称如颈椎牵引、腰椎松解等 与力度把控,让村民明晰诊疗过程。膏药区则依据症状辨证选穴,志愿者规范贴敷,同时明确告知“夜间更换、皮肤发红停用”等注意事项 。

义诊结束后,志愿者们并未立即撤离,而是针对日常可能遇到的紧急情况,向在场群众开展了急救知识普及。志愿者结合生活中的真实案例讲解基础急救要点,重点围绕心肺复苏术进行现场教学——从按压位置、力度到频率,每一个动作要领都拆解演示,此次急救培训让村民对突发状况的应对有了清晰认知,有效提升了应急救护技能,达到了预期的科普效果。
本次“三下乡”实践活动顺利落下帷幕。活动期间,志愿者充分发挥专业所长,将所学知识与技能转化为服务行动,主动为村民提供帮扶,其服务态度和专业能力得到了村民的广泛认可。未来,医学院团委将持续以实际行动传播健康理念与急救技能,在践行社会责任的过程中,彰显青年学子的担当意识与奉献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