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周的社区护理实践以传染病科普与疫苗推广为核心,我在系列活动中深入社区,与居民密切互动。这段经历让我对公共卫生工作有了全新认识,也在实践中明确了自身能力的提升方向。
本周,我们团队精心策划并开展了传染病科普系列活动。为了让居民更直观地了解传染病传播机制,我制作了图文并茂的宣传手册,用漫画形式展示常见传染病如流感、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在社区广场的科普讲座上,我结合近期传染病流行趋势,通过播放短视频、现场演示正确洗手方法等方式,向居民普及科学防护知识。但在讲解过程中,部分老年居民对专业术语理解困难,互动环节参与度不高。意识到问题后,我及时调整语言风格,用生活化的比喻解释复杂概念,现场氛围逐渐活跃起来,这让我明白科普工作需充分考虑受众特点,灵活调整沟通方式。
疫苗接种宣传与答疑是本周另一项重要工作。我们设立了疫苗接种咨询点,针对居民关心的疫苗安全性、接种禁忌等问题进行解答。有位年轻妈妈对儿童疫苗接种的时间间隔存在诸多疑虑,担心接种过多疫苗会影响孩子健康。我耐心为她讲解疫苗接种的科学规划,展示权威机构的研究数据,消除了她的顾虑。同时,我们协助社区开展疫苗接种动员工作,通过电话回访、上门沟通,提醒符合条件的居民及时接种流感疫苗、肺炎疫苗等。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对部分疫苗的特殊不良反应及处理措施掌握不够全面,面对居民的提问时偶尔会感到底气不足。
此外,我们还组织了一场传染病防控应急演练,模拟社区出现聚集性传染病疫情的场景。我负责协助进行密切接触者排查和信息登记工作。演练中,突发状况的快速变化让我有些手忙脚乱,暴露出我对应急流程的熟悉程度和应变能力不足。
回顾本周实践,我清晰认识到自身在专业知识储备、沟通技巧和应急能力上的短板。接下来,我计划系统学习传染病防治知识和疫苗相关理论,重点攻克疫苗不良反应处理等薄弱环节。同时,学习更多沟通技巧,针对不同人群制定个性化的科普方案,提高宣传效果。此外,我会积极参与应急演练,熟悉流程细节,提升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为筑牢社区健康防线贡献更多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