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护理第七周反思,第七周在岗位上,我主要负责前台信息登记与患者初步接待,过程中暴露出诸多亟待改进的问题。
信息登记时,一位患者因着急描述病情,语速快且口音重,我反复让其重复,导致患者面露烦躁。这反映出我倾听与信息捕捉能力不足,面对复杂表述,不能快速梳理关键内容。后续需刻意练习“关键词抓取法”,专注患者话语里的症状、时间、既往史等核心信息,同时调整沟通节奏,用更温和的引导语,如“您别着急,慢慢说,我记下来帮您对接医生” ,缓解患者情绪,提升登记效率。
与医生交接信息时,也出现疏漏。因登记表格设计简略,对“症状持续时间”仅记了天数,没标注是晨起加重还是夜间明显,医生问诊时又得重复确认,延长患者等待时间。这说明我对“信息完整性”理解不到位,登记不只是记录文字,要预判后续诊疗需求,细化信息维度。需重新优化登记表格,增加“症状特点补充”“患者特殊诉求”栏,让信息传递更精准。
工作流程衔接上,遇到患者咨询检查项目流程,我因对检验科最新调整不了解,给出过时指引,害得患者多跑冤枉路。这暴露出我对科室工作动态关注度低,没建立“主动同步信息”的意识。以后要每天晨会主动询问各科室变动,利用休息时间梳理“常见咨询问答库”,涵盖检查流程、科室位置、报告领取等内容,确保回答准确及时。
另外,工作环境管理也有缺失。桌上宣传册随意堆放,消毒洗手液位置隐蔽,既影响办公整洁,也给患者使用造成不便。中医护理强调“环境养人”,整洁有序的前台是医院形象窗口,我得养成“随时归位、定时整理”的习惯,把宣传册分类摆放,将消毒用品置于醒目且易拿取处,营造更专业的服务环境。
这一周的经历让我明白,前台工作是诊疗流程的“第一扇窗”,每个细节都关乎患者体验与医院运转。我要从信息沟通的精准度、流程衔接的顺畅度、环境管理的细致度入手,补齐短板,把“第一扇窗”擦得更亮,用更专业、更贴心的服务,为患者诊疗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