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护理第三周反思,本周在护理工作中,给患者测量血压的经历,让我对护理细节与人文关怀有了更深的反思。
为一位老年患者测量血压时,我按流程操作,却忽略了环境对结果的影响。当时诊室门窗未关严,室外噪音和气流干扰,导致第一次测量数值异常。我虽重新测量得到正常结果,但患者已面露担忧。这反映出我对“测量环境准备”的重视不足,护理操作不能只机械执行步骤,要提前预判干扰因素,比如测量前先为患者营造安静、温暖的小环境,确保结果精准,也让患者更安心。
沟通环节同样存在短板。测量后,患者询问血压值是否正常、日常该如何调理,我虽解答了数值问题,但对“日常调理”仅简单提及“低盐饮食、适量运动”,缺乏针对性指导。结合中医护理理念,其实可根据患者体质,比如阳虚体质建议晨起适度晒太阳、食温热食物辅助调理,可我因知识储备不足,没能给出更细致的健康方案,没能真正发挥护理的延伸价值。
还有操作中的人文关怀细节。给患者缠袖带时,动作稍快,患者手臂因紧张微微颤抖,我却没及时察觉,还是患者提醒“姑娘,轻点儿”才意识到。这说明我在操作时,注意力过多放在仪器和流程上,忽略了与患者的体感互动。护理是有温度的工作,每个动作的轻重、眼神交流、轻声安抚,都能传递关怀,我却因专注“任务完成”,让患者有了不适体验。
后续改进方向清晰:一是强化“环境 - 操作 - 结果”关联意识,测量血压前,主动调整诊室环境,检查门窗、温度,让患者在舒适状态下接受检测;二是深化健康知识储备,尤其结合中西医护理要点,整理不同体质、疾病患者的日常调理建议,比如针对高血压患者,区分肝阳上亢、痰湿壅盛等证型的饮食、运动、情志调护方法,遇到患者咨询能精准回应;三是把人文关怀融入每一步操作,测量时多观察患者表情、肢体反应,操作轻柔,边做边用温和语气交流,比如“您别紧张,我动作轻点儿” ,让患者感受到被重视、被照顾。
护理工作看似重复,实则每次操作都是与患者建立信任的契机。我要从这些细节抓起,补上专业知识与人文关怀的短板,让护理服务既有精准的专业度,又有温暖的人文味,真正成为患者康复路上的助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