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响应“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护理学(专升本二年制)专业2024-2025下半学年老年实践学期于6月中旬启动,实习生分赴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医养结合机构及居家照护岗位,开启为期六周的沉浸式实践。不同于传统课堂教学,此次实践以“服务即学习”为理念,让学生在真实场景中理解老年群体需求,将老年心理学、照护技术等理论转化为行动。

一、实习内容多维度照护老人的日常
基础生活护理:协助老人完成穿衣、洗漱、进餐等日常活动,针对失能老人需特别注意体位调整(如进食时抬高床头30°防止呛咳),并记录饮食、睡眠等健康数据;健康监测与康复:每日为老人测量血压、血糖,配合康复师开展关节活动训练、步态练习等,例如帮助患有帕金森的老人进行手部抓握训练,延缓肌肉退化;心理陪伴与社交支持:组织手工制作、怀旧故事会等活动,引导老人互动交流,对独居或情绪低落的老人进行一对一谈心,缓解孤独感。
二、实习环境适老化设计与人文关怀的融合
居住区域:房间采用防滑地板、无障碍通道,床头配备紧急呼叫系统,家具边角均做软包处理;每个楼层设有公共活动区,摆放沙发、电视和书籍,方便老人聚集;医疗与康复设施:内设医务室,配备心电图机、急救设备等,定期有医生坐诊;康复室配置跑步机、按摩器械、作业治疗台,满足不同老人的康复需求;生活辅助设施:食堂提供软烂易消化的适老餐,设有专门的营养配餐窗口;洗衣房采用分区分类洗涤,对失能老人的衣物单独消毒处理。
三、工作场景团队协作与细节服务的日常
晨间护理场景:护理人员分组进入老人房间,一边协助洗漱一边询问夜间情况,同时清洁人员同步整理房间,营养师则根据老人前一日的饮食反馈调整当日菜单;康复训练场景:康复师带领老人在器械区进行训练,护理人员在旁保护并记录状态,若老人出现疲劳或不适,立即暂停并通知医生,形成“评估-训练-监测”的闭环。
四、设施布局以老人需求为核心的科学规划
一层为综合服务区:包含接待大厅、医务室、食堂,方便新入住老人办理手续和日常就医,食堂与各楼层电梯直达,便于餐食配送;二层至四层为居住区:按老人健康状况分层管理,二层为自理老人区,设置更多活动空间;三层为半失能老人区,靠近康复室;四层为失能老人区,紧邻护士站,便于24小时监护;五层为休闲娱乐区:设有书画室、棋牌室、屋顶花园,老人可在此进行社交活动,屋顶花园种植易打理的花草,搭配休闲座椅,营造舒适的户外环境。

老年实习既需要扎实的专业技能,如基础护理操作、老年病照护知识等,以确保能科学应对老人的健康需求;也需要强大的共情能力,用心倾听老人的故事与诉求,理解他们的孤独与担忧,给予情感上的支持;还需要具备团队协作意识,与医生、康复师、社工等密切配合,形成全方位的照护体系;同时,耐心与细心也不可或缺,从饮食起居的细节到突发状况的处理,都要做到严谨周到,让老人在舒适与安全中安享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