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号,景文慧老师在五号教学区2411教室带领2025级新生开展了虚拟仿真课程。在洁白的模拟产房里,没有真实的紧急啼哭,却跳动着最贴近生命本真的数字脉搏——这是助产学虚拟仿真实验室里的日常。当传统助产学教学困于“观摩多、实操少”的壁垒,虚拟仿真技术正以科技为针、数据为线,缝合理论与实践间的鸿沟,为未来助产士编织出一片安全却不失真实的成长土壤。
戴上VR设备,学生便置身于高度还原的分娩场景:产妇宫缩的频率通过体感设备传递至指尖,胎儿心率曲线在虚拟监护仪上实时波动,甚至产道内的细微变化都能通过触觉反馈清晰感知。在这里,“失误”不再意味着风险,一次胎位判断的偏差、一回产程干预的时机不当,系统都会即时亮起警示灯,用三维动画拆解问题根源,让学生在零压力环境中反复打磨操作细节。
更令人动容的是,虚拟仿真不仅复刻了生理过程,更注入了人文温度。系统设定的“特殊产妇”可能带着焦虑情绪反复询问,或是突发妊娠期高血压,学生既要精准操作产钳、指导呼吸,更要学会用语言安抚产妇的不安。这种“技术+人文”的双重训练,让未来的助产士在走向真实产房前,早已在数字世界里完成了从“会操作”到“懂生命”的蜕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