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医学院康复治疗学专业的教师,当“匠心筑梦,康复强翼”主题康复技能竞赛落下帷幕,看着2025级大一新生们带着收获的笑容离开赛场时,我们心中满是欣慰与触动。这场竞赛对我们而言,不仅是检验教学成果的契机,更是见证新生们从初识专业到深入专业的珍贵成长历程。
筹备阶段,我们团队反复打磨竞赛细节:在梳理康复专业知识题库时,我们特意挑选贴合新生认知水平的基础知识点,到宣传动员时用通俗的语言讲解竞赛意义,每一步都希望帮刚踏入康复领域的孩子们消除迷茫。记得有学生课后主动来问“老师,这个知识点在临床中怎么用”,那一刻我们知道,竞赛的预热已经点燃了他们探索专业的好奇心,这正是我们最想看到的开端。
决赛当天,看着学生们穿上白大褂、戴上手套,认真进行手部消毒的样子,我们既惊喜又感动。实操考核中,有学生在为患者调整站姿时,轻声说您别紧张,这样站会更准确;有学生测量完数据后,细心帮患者整理好衣物;还有学生在回答脊柱侧弯测量方法时,虽然声音有些轻,但逻辑清晰、要点准确。这些细节或许不够完美,却藏着他们对康复治疗师身份的敬畏,藏着对爱伤观念最朴素的理解,这比任何分数都更让我们动容。
其实,从筹备竞赛到最终落幕,我们最在意的从来不是奖项归属,而是新生们在过程中的变化:从前课堂上略显羞涩、不敢提问的学生,如今能主动与患者沟通;从前觉得专业技能遥不可及的学生,如今能规范完成测量操作。这场竞赛已经在他们心里种下了专业信念的种子。
作为教师,我们深知大一阶段是学生建立专业认知、培养学习兴趣的关键时期。这次竞赛就像一座桥梁,让学生们把课本知识与实际操作连接起来,把对专业的模糊印象转化为具体的行动与目标。未来,我们会带着这份观察与感悟,继续优化教学方式,陪伴他们在康复学习之路上稳步前行,期待他们早日成长为有温度、有能力的康复治疗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