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周是我参与专业护理实践的第三周。走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慢性病管理室里,老年患者们带着日常监测的血压、血糖记录而来,眼神里有对健康的担忧,也有对护士专业指导的期待。我协助测量指标、整理健康档案,听他们念叨生活里的小细节,这让我感知到社区护理不只是医疗操作,更是和居民建立情感联结,从日常点滴守护健康。
从评价角度看,社区护理强调“预防 - 保健 - 康复”一体化。在健康宣教活动中,我们给居民讲合理膳食、运动保健,大家参与热情高,但也发现部分知识讲解后,居民实际操作仍有误区,像低盐饮食的具体量化、正确运动强度把握。这反映出社区护理需更贴近生活场景,用通俗、可操作的方式传递健康知识。慢性病随访时,护士对患者的持续关注、个性化指导,能有效稳定病情,可人力有限,面对辖区大量老年慢性病患者,跟踪服务的深度和广度受限,凸显社区护理资源亟待扩充。
分析这些实践,社区护士是居民健康“守门人”,既要扎实专业技能,精准处理常见病、慢性病护理,又得有强沟通力,把健康理念融入居民生活。当下,社区护理在健康管理体系里作用关键,却也面临资源、人员不足,以及居民健康意识转化难的问题。后续,我要更主动学习老年病、慢性病护理要点,参与社区护理模式创新,比如协助开发更便捷的健康指导工具,助力提升社区护理质量,真正成为居民信赖的健康守护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