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护理第一周反思
本周开启社区护理实践,是理论向实操转化的关键一周。在基层医疗场景里,我收获诸多体悟,也清晰看到自身不足。
社区护理工作有鲜明特性,与综合医院侧重急性病救治不同,社区聚焦居民长期健康维护,像健康档案动态管理、慢性病日常监测、预防保健科普等。跟随带教老师开展工作时,我参与了老年人健康体检、疫苗接种信息登记,协助完成慢性病患者健康随访 。这让我深知社区护理是守护居民健康的 “第一道防线”,重在从源头预防疾病、持续跟踪健康状态。
但实践中,自身短板也充分暴露。操作上,给老年居民做健康指标检测时,比如血氧、血糖测量,因操作手法不精准、仪器调试不熟练,数据采集效率低甚至有偏差;沟通时,面对听力不佳、对健康知识接受慢的居民,没能灵活调整沟通方式,讲解健康注意事项时,语速和专业词汇使用没把控好,导致居民理解困难;处理繁琐的健康档案时,因对信息分类整理逻辑不熟,出现过资料归档混乱、数据录入延迟的情况 。
针对这些问题,我制定了改进方向。操作技能上,反复练习基础检测项目,借助教学视频、向带教老师请教细节,提升精准度和熟练度;沟通能力上,学习 “接地气” 的沟通技巧,放慢语速、多用生活化举例,让健康宣教更易懂;档案管理方面,梳理规范流程,借助表格工具分类整理,培养耐心细致的工作习惯。
这一周的实践,让我真切触摸到社区护理的温度与责任。基层护理工作虽细碎,却关乎居民日常健康保障。我会带着这份反思,在后续实践中积极改进,努力成长为能精准服务社区居民的护理人,筑牢基层健康守护的 “小阵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