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周的实习时光在老年公寓的晨昏交替中悄然溜走,走廊里飘着熬制中药的淡淡药香,老人们床头的绿萝又抽出了新芽——这些细微的变化,都成了我成长的注脚。
晨间护理时,我开始尝试独立为失能老人进行鼻饲操作。第一次手持注射器时指尖发颤,带教老师在旁轻声指导:“注意温度要接近体温,推注速度像倒水一样匀速。”当温热的流食顺利注入胃管,老人轻拍我的手背说“丫头手稳”时,突然理解了“熟能生巧”里藏着的责任感。现在每天晨会,我会主动记录需要重点关注的老人名单:302室奶奶的降压药需碾碎服用,501室爷爷鼻饲后要保持半卧位30分钟……
周三协助张奶奶进行康复训练时,她突然因低血糖头晕手抖。慌乱中我想起培训要点,立刻取来含糖饼干喂服,同时呼叫医生。看着老人逐渐恢复血色的脸庞,我意识到课本上的“应急处理”真正落到实践中,需要的不仅是知识储备,更是临危不乱的心态。这一周学会了给糖尿病老人监测血糖时,用温水擦拭指尖减轻痛感;学会了在帮老人翻身时,用软枕垫好膝下预防压疮;也学会了在护工阿姨忙碌时,主动接手清洗尿袋的工作。暮色中整理护理记录单时,发现本子上多了几行批注:“胰岛素注射后需观察30分钟”“王爷爷听力弱,沟通时需靠近右耳”——这些来自实践的细节,正一点点织成我护理路上的经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