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1月25日读完《我与地坛》。史铁生在青春正好、对未来满怀憧憬之时,双腿骤然残废,命运无情地将他抛入绝望的深渊。在那段黑暗的日子里,地坛成为了他的避难所,那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默默承载着他的痛苦、迷茫与思考。
他日复一日地在地坛徘徊,从地坛的兴衰变迁中,看到了时间的永恒和生命的轮回。地坛历经风雨,虽斑驳却依然屹立,如同史铁生在磨难中不屈的灵魂。他在这里思索着生死,意识到死亡是生命必然的归宿,而如何在有限的生之时光里赋予生命以意义,才是真正值得探寻的课题。
书中,史铁生对母亲的追忆与愧疚之情,如涓涓细流却又深沉有力。母亲默默地关注着他,在他看不见的地方,为他担忧,为他祈祷,用自己的坚韧和爱支撑着他。然而,当他终于理解了母亲的苦心时,母亲却已悄然离去,这成为他心中永远的痛。这种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让我们深刻意识到亲情的珍贵与脆弱。
《我与地坛》不仅仅是史铁生个人的心路历程,更是对每一个在生活中挣扎的人的鼓舞。它让我们明白,生命的美好并不在于一帆风顺,而在于在挫折中依然能坚守希望,在苦难中依然能发现生命的微光。我们应当像史铁生一样,在困境中保持对生活的热爱,珍惜身边的每一份温暖,勇敢地去追寻生命的意义,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