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课程建设

当前位置: 首页 > FT课程建设 > 实践教学 > 本文

【社会实践学期】KH-268组志愿服务报道

发布日期:2025-02-16    作者:李美儒 摄影:李美儒         点击:

2025年1月23日,正值寒冬,冷风凛冽,但凌冬雪老师指导的KH-268组的小组成员却依旧在不同地区展开志愿服务。

李美儒同学准时来到夕阳红养老院。一进院子,就看到老人们眼中闪烁着喜悦与期待的光芒,大家的心瞬间被这股温情填满。活动现场,分工有序,热闹非凡。一部分志愿者迅速化身“面点大师”,熟练地和面、揉面,不一会儿,原本松散的面粉在他们手中变成了光滑柔软的面团。另一拨人则专注于调制馅料。准备工作就绪,包饺子正式开始,李美儒同学和老人们大手小手齐上阵。大家手法娴熟,一捏一折,一个个饱满圆润的饺子便成型了,包出的饺子形态各异却别具韵味,有的还创造性地捏出了花边,引得众人阵阵夸赞。大家一边包饺子,一边唠着家常,欢声笑语回荡在屋内。

孙有实同学则在进行“挥毫泼墨写春联 迎春送福展年味”写春联送祝福志愿活动。活动现场,书法名家率先挥毫,笔锋游走如龙蛇。只见书法家饱蘸浓墨,手腕轻抖,一气呵成写下一副“乙巳龙舞迎新岁,春风和畅送福来”的春联,字体刚劲有力、气势磅礴,墨汁未干,喜庆的气息已扑面而来,那一笔一划间凝聚着对新年的美好祈愿。行书春联行云流水,尽显洒脱之姿;隶书春联古朴厚重,透着历史的韵味。他们围绕“蛇年”“新春”“祝福”等主题,书写出一幅幅饱含深情的佳作。孙有实同学贴心地在旁边帮忙准备毛笔和练习纸。此次志愿活动持续了整整一天,孙有实同学用手中的笔,书写下对新年的期盼;用真诚的心,传递着社会的关爱。他让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绽放光芒,激励着更多人参与到传承民俗、奉献爱心的行动中来。

郑苏浛同学去帮助照看儿童,初次踏入儿童福利院,她的内心满是忐忑与期待。可真当她和孩子们接触时,才发现这些孩子需要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照顾,更是陪伴与心灵的呼应。在照顾孩子们用餐时,挑战接踵而至。年幼的他们有的还不能熟练使用餐具,饭菜洒得到处都是,不过这都没有让她退缩。她觉得这段照看儿童的志愿经历,是她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孩子们用他们的坚韧、纯真教会她感恩生活中的点滴美好,也让她深知责任与爱的力量。每一个拥抱、每一次鼓励、每一个耐心解答的眼神,都似温暖的火种,点燃他们对世界的希望之光,愿每一个孩子都开启新的希望篇章。

也晴同学选择了去敬老院照顾老人,走进敬老院的那一刻,宁静祥和的氛围扑面而来,走廊里摆放着老人们的手工制品,墙上挂着他们年轻时的照片,岁月的故事似乎都沉淀在了这一方空间。她在一位奶奶身旁坐下,奶奶的脸上挂着和蔼的笑容,可岁月还是在她身上留下了诸多痕迹,使她行动也不太灵便。她轻轻挽起奶奶的裤脚,将双手放在她的小腿上,开始温柔地捶打。一开始,她还有些拘谨,奶奶似乎察觉到了她的紧张,轻声安慰她,亲切的话语如同一剂强心针,让她放松下来,手上的动作也越发熟练。她说这次经历,让她懂得了陪伴是最珍贵的礼物,即便只是简单的捶腿动作,也能为老人带去慰藉,唤醒他们心底的美好回忆。

尽管小组成员们身处不同地方,面临着各异的挑战,但他们都怀揣着同一颗奉献之心,用自己的双手、知识与爱心,为需要的人们送去温暖,为社会的美好添砖加瓦。

友情链接: 丁香人才网 黑龙江省教育厅

地址:齐齐哈尔市南苑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喜庆路1号 ICP备案号:黑ICP备050000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