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第四届“寻康杯”沙盘情景模拟比赛落幕已经过去小半个月,如今写下这些文字,是想跟有想法但因为有顾虑还未付诸实践的同学们谈一谈我的心得体会,希望这些文字会对你们有所帮助。

起初收到老师询问我是否想参加比赛的消息的时候,其实犹豫的心情是大过激动的,一方面是疑惑为什么会是我,另一方面是担心我是否能将这件事做好,是否能获得一个好的成绩,是否能够担得起老师的期望。但是就算只有很小的希望,我还是想去试一试,不仅仅因为这个比赛是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为数不多的全国性赛事,更多的是因为我想去看看,看看更多优秀的健管人,想去学习到更多的知识,而不是局限于课本。所以我说“老师,我去。”
组建团队的过程,像一场小型的“健康服务资源匹配”实践。所谓团队,是需要明确的分工与默契的配合,但这对于当时的我们而言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崭新的团队要从零开始打磨。但好在,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想法--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这次的比赛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相信大家都听说过“理想很丰满,但现实很骨感”这句话,在距离比赛还有不到两个月的时候,不断出现问题,系统使用的失败、机构分配的不合理、刺眼的分数...但是做事哪有半途而废的道理,学校的“亮剑精神”鼓舞着我们,一次练习不行,我们就进行第二次练习,第二次不行还有第三次,我始终相信,只要在事情没有尘埃落定之前,所有的行动都是有意义的。

真正坐到比赛现场的那一刻,原本紧张的心跳反而平静了下来,熟悉的操作界面与配合默契的同伴让我感到无比踏实。每一步操作都像是无数次演练的延续,脑中回响着老师叮嘱和学长学姐的建议。虽然有突发情况,但我们迅速调整了状态,按照既定节奏推进,不疾不徐。整场比赛持续了六个小时,期间我们全神贯注,每一个数据录入、每一轮模拟推演都力求精准。虽然最后的成绩在小组中算不上优秀,但却是从练习开始到现在的最好成绩,这让我们倍感欣慰,也真正理解了坚持的意义。我们还参加了第二天的决赛观摩,看到了来自不同学校的队伍在台上展现出极高水平的协作与应变能力,他们的配合形式与临场发挥能力让我们受益匪浅,学校常说,“反思是人格的体现,反思是学习的基础,反思最好的最好的学习”,每一次失败的尝试及后续的反思、持续改进都在为最终的成功积蓄力量,每一次对细节的打磨都让团队更加坚韧。

亲爱的同学们,如果你也和曾经的我一样,因为担心“做不好”而犹豫要不要参加比赛、要不要尝试某个实践项目,请记住:在结果与过程中,后者永远是更重要的,你的所学所得远远比一个名次更加珍贵,而赛场的意义也从来不是“必须夺冠”,是要让你在“真刀真枪”的实践里,把专业知识变成解决问题的能力,把内心的胆怯变成前行的勇气。未来的路很长,愿你我都能带着赛场上的执着和心场里的温度,在这条路上走出属于自己的精彩。别怕开始,因为每一次“开始”,都是一次“成长”的启程。